guī

规模


拼音guī mó
注音ㄍㄨㄟ ㄇㄛˊ

繁体規模


规模

词语解释

规模[ guī mó ]

⒈  事业、工程、运动、机构等所包含的范围。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

scale; scope; dimension; siz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规摹”。亦作“规橅”。

⒉  制度;程式。

汉 张衡 《东京赋》:“是以西匠营宫,目翫 阿房,规摹踰溢,不度不臧。”
《魏书·地形志上》:“《夏书·禹贡》, 周氏 《职方》,中画九州,外薄四海,析其物土,制其疆域,此盖王者之规模也。”
唐 韦瓘 《留题桂州碧浔亭》诗:“轮奂未成绳墨在,规模已壮閌閎高。”
明 归有光 《题<洪武京城图志>后》:“信分裂偏安之跡,与混一全盛之规橅,逈别如此。”

⒊  范围;场面;气势。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下》:“如 东坡、太白 诗,虽规摹广大,学者难依,然读之使人敢道,澡雪滞思,无穷苦艰难之状,亦一助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海幢寺 规模极大,山门内植榕树,大可十餘抱,荫浓如盖,秋冬不凋。”
章炳麟 《訄书·学隐》:“若 东原 者,观其遗书,规摹閎远,执志故可知。”
秦牧 《深情注视壁上人》:“十九世纪遗留下来的火种,终于在二十世纪新的条件下,又大规模延烧起来了。”

⒋  指人物的才具气概。

《太平广记》卷一七一引 唐 袁郊 《甘泽谣》:“吾子无帝王规模,非将帅才畧,乃乱世之雄杰耳。”
《前汉书平话》卷上:“元是寒门一壮夫,穷通文武有规模。”

⒌  典范;榜样。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今天下新定,开太平之运,起义功臣,行赏未遍,高才硕学,犹滞草莱,而先令舞胡致位五品,鸣玉曳组,趋驰廊庙,固非创业规模、貽厥子孙之道。”
宋 陆游 《贺谢提举启》:“明詔始传,吾党相庆,以为名流之施设,当有前辈之规摹。”
元 耶律楚材 《赠蒲察元帅》诗之一:“元老规模妙天下, 锦城 风景压 河中。”
《西游补》第九回:“行者 道:‘谁叫你做现今 秦檜 的师长,后边 秦檜 的规模!’”

⒍  摹仿;取法。

唐 司空图 《容城侯传》:“能强记天象地形草木虫介万殊之状,皆视诸掌握,盖其术亦规模《洪范》耳。”
《旧唐书·荆王元景传》:“復古则义难顿从,寻今则事不尽理。遂规模 周 汉,斟酌 曹 马,採按部之嘉名,参建侯之旧制,共治之职重矣,分土之实存焉。”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规模其意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清 方苞 《<储礼执文稿>序》:“今之人亦知理之有所宗矣,乃杂述先儒之陈言而无所阐也;亦知辞之尚於古矣,乃规摹古人之形貌而非其真也。”

⒎  规划;筹谋;计划。

《北史·羊深传》:“萧宝夤 反,攻围 华州,正平 薛凤贤 等作逆。敕 深 兼给事黄门侍郎,与大行臺、僕射 长孙承业 共会 潼关,规模进止。”
唐 刘禹锡 《国学新修五经壁记》:“孰规摹之?孰发挥之?”
宋 苏轼 《贺韩丞相启》:“必将训兵择帅而授之规摹,积穀坚城而磨以岁月。”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八年》:“及此閒暇之时,当作规模备御。”
郁达夫 《出奔》:“我打算将这儿的党务划出了一个规模之后,就和你离开此地,免得受人家的指摘。”

国语辞典

规模[ guī mó ]

⒈  格局、制度。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那泰伯祠的事,已有个规模了。」

⒉  派头、排场。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越客是豪奢公子,规模不小,坐了一号大座船,满载行李辎重。」

分字解释


※ "规模"的意思解释、规模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查询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实际上每个你有所耳闻的十五世纪的意大利画家都住在佛罗伦萨,尽管米兰的城市规模毫不逊色。

2.主庙内的主体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雕梁画栋而又庄严肃穆,身临其境,不能不使人对关公肃然起敬。

3.经营户相信政府的决策,并且市场的服务设施很好,租金合理,经营户纷纷在此安营扎寨,辛勤经营,依法办理了经营证照,按时缴纳相关税费,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市场,成为当地的支柱。

4.大坝为壤土斜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54米,进水口规模和复杂程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5.而大规模旅游大开发之前,和众多山区县类似,栾川县几乎以工矿业为生,钨钼采选和粗加工一度占据县域经济的90%以上。

6.在未来的几年中,它的规模将不得不有所缩小。贴在图书馆入口处的agassiz的警语:“钻研自然而非书籍”最终将变为现实。

7.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是这类投资维持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增长是战略上的必由之路,而采取先行者投资策略,抢占市场先机,争取更多的客户有利于投资者尽快获得供应方规模经济效益。

8.对待规模大的叛乱,应使用剿抚兼施的方法,既可平息叛乱,又可减少流血,不是更好吗?

9.好在“批评”的涵义之一即“评论”,评论的涵义之一即“赞美”,赞美又可衍生为“宣传”、“粉饰”“包装”之意,自然而然地,中国的批评乃成为一种大规模的“装饰性文本”。

10., 其中之一便是一直杳无踪迹的来自白垩纪时期的保存良好的的羽毛化石。白垩纪处于一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到六千五百万年前之间,以恐龙的大规模灭绝为结束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