漉漉
词语解释
漉漉[ lù lù ]
⒈ 象声词。
⒉ 湿貌;流貌。
⒊ 莹润貌。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
引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痰饮”注:“痰饮者,水饮走肠间不泻,水精留膈间不输,得阳煎熬成痰,得阴凝聚为饮,凡所在处有声,故在上则喉中有漉漉之声,在下则肠间有沥沥之声。”
明 何景明 《七述》:“马则驊騮赤驥,紫燕青驪,漉漉师师,駪駪騤騤。”
⒉ 湿貌;流貌。
引《素问·疟论》:“《灵枢·逆顺》论云:‘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
明 刘基 《走马引》:“掷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
⒊ 莹润貌。
引唐 李贺 《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国语辞典
漉漉[ lù lù ]
⒈ 湿润的样子。
引唐·李贺〈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分字解释
※ "漉漉"的意思解释、漉漉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查询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的,听不见淅沥的响声,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2.春雨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好像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也不出响声,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3.不知什么时候起了雾。黎明时分,浓雾像棉团似的从上游滚滚而来;爬上河岸,越上树丛,向两侧泛滥开去……浓雾塞满了小棚,沾在脸上湿漉漉的、滑腻腻的;我们谁也看不清谁的脸。
4.不知什么时间,落起了春雨,悄悄的,听不见淅沥的响声,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柔柔地滋润着大地。春雨事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明朗。整个天下像刚洗过似的,分外清爽,空气十分新鲜,呼吸一口,甜丝丝的,像喝了蜜一样。
5.我所看到的上海,依然像一只遮天蔽日的黑色章鱼,它趴在这块海边的领土上,覆盖着所有盲目的人,它湿漉漉的黑色触角,触及着这个城市每一个细小的角落。无法停止的蠕动,像是这个城市与生俱来的天赋。
6.在阴天,就算做四套广播体操也不会感到有多热,不管跳得多起劲也不会像以往一样,汗如雨下,衣服全都湿漉漉地黏在身上。
7.晚上,不安分的春雨又开始闹了!这一次更厉害!他们又叫来了许多伙伴,下起了瓢泼大雨,好像在说,啦啦啦啦!我们是快乐的春雨。害得我直往被窝里钻。把我们的阳台也弄得湿漉漉的。
8.春雨像绢丝一般,又轻又细,听不见淅淅沥沥的响声,也感不到雨浇的淋漓,只觉得好似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不出响声,轻柔地滋润着大地和人们的心里……
9.杜明月躲在水沟里,虽然有芭蕉叶子挡着淋不到雨,但水沟里冰凉的流水冻得他瑟瑟发抖,就这样蜷缩着坐在湿漉漉的草上,盼望着奶娘早点回来。
10.大街上,湿漉漉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河。街上的人们撑着的花花绿绿的伞,仿佛是浮在水面上的点点花瓣。偶尔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不是还传出孩子们看见春雨时爽朗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