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诛笔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出处明 汪廷讷《三祝记 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例子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新文化的先驱者们对封建主义文化毫不留情地展开了口诛笔伐。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zhū bǐ fá
注音ㄎㄡˇ ㄓㄨ ㄅ一ˇ ㄈㄚˊ
繁体口誅筆伐
正音“伐”,不能读作“dài”。
感情口诛笔伐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与批评。
辨形“诛”,不能写作“洙”;“伐”,不能写作“代”。
近义词大张挞伐
英语denounce by tongue and open
俄语казнить пером и словом
日语口頭であばき,文章で責める
德语etwas mündlich und schriftlich verurteilen
字义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本位主义(意思解释)
- 自暴自弃(意思解释)
- 奇花异草(意思解释)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释)
- 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举世混浊(意思解释)
- 恶衣恶食(意思解释)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凤毛麟角(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口诛笔伐的意思解释、口诛笔伐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查询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衣锦褧衣 | 锦衣外面再加上麻纱单罩衣,以掩盖其华丽。比喻不炫耀于人。 |
功亏一篑 |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 |
急中生智 | 智:智谋;对策。在紧急中猛然想出了应付的好办法。 |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悬而未决 |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
同病相怜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
靡所底止 | 谓没有止境。 |
意气风发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