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拔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出处《史记 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例子有扛鼎拔山之勇,经文纬武之才。(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基础信息
拼音gāng dǐng bá shān
注音ㄍㄤ ㄉ一ㄥˇ ㄅㄚˊ ㄕㄢ
繁体摃鼎拔山
感情扛鼎拔山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力大无比。
近义词拔山扛鼎
反义词手无缚鸡之力
英语raise tripods and pull up mountain
字义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流离琐尾(意思解释)
- 束手无策(意思解释)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释)
- 趁火打劫(意思解释)
- 将计就计(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仁义道德(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跃跃欲试(意思解释)
- 神不知鬼不觉(意思解释)
- 见所不见(意思解释)
- 奇技淫巧(意思解释)
- 政通人和(意思解释)
- 异军突起(意思解释)
- 音容如在(意思解释)
- 英雄所见略同(意思解释)
- 黄卷幼妇(意思解释)
※ 扛鼎拔山的意思解释、扛鼎拔山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查询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绘影绘声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靡所底止 | 谓没有止境。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意气风发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
栋梁之材 |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
明争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